建国后去台湾的6位国学大师,他们后来生活的如何?
1949年,旧社会的幕布褪去。国民党溃败,大势已去。蒋介石仓促之间只剩下一个抉择——台湾。无论历史怎样评判,这个选择最终让某些人和某些事物随风飘远。大家都知道,他带走了黄金、文物,还有上海的风,带走了那一批看起来不那么愿意留下来的人。可是,跟着他离去的不仅是财
1949年,旧社会的幕布褪去。国民党溃败,大势已去。蒋介石仓促之间只剩下一个抉择——台湾。无论历史怎样评判,这个选择最终让某些人和某些事物随风飘远。大家都知道,他带走了黄金、文物,还有上海的风,带走了那一批看起来不那么愿意留下来的人。可是,跟着他离去的不仅是财
1939年昆明的春夜还带着凉意,蒋梦麟家的客厅刚散了喜宴,红烛的光透过窗纸映在巷子里。25岁的张宗和扶着新婚妻子孙凤竹走进临时布置的新房,四姐张充和的房间里,红被面衬得烛火格外暖。
94年前的今天——1931年9月18日,日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。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,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,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。
抗战爆发后,国军损失严重,常年需补充大量兵员。国民政府自1936年起,实行征兵制与募兵制结合的兵役制度,以“平均、平等、平允”为原则。但由于户籍管理混乱、保甲长徇私舞弊,征兵被办成了一件大恶政。军法执行总监何成濬说,“抗战以来,成绩最不良者为役政。”
蒋梦麟那年75岁,他的生活已经规整到没有任何波澜,早晨写字,下午喝茶,偶尔接到北大旧人来信,家里安静,太安静了。
去年秋冬,很想为北大老校长蒋梦麟(1886-1964)写篇短文,纪念其逝世五十周年;后因杂事繁多,忙别的去了。这学期在北大讲选修课,专设一章“何为大学—蔡元培与蒋梦麟”,略表心意。课讲完了,意犹未尽,干脆引申开去,撰成此文。